1
“東數西算”效果顯現
西部地區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6倍
日前,據消息,我國布局建設新一代超算、云計算、人工智能平臺、寬帶基礎網絡設施。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群中,新開工項目25個,投資超過1900億元。其中,西部地區投資比去年同期增長6倍,呈現出由東向西轉移的良好趨勢。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總投資將超過3萬億元。
2
央行增加1000億元專項再貸款額度
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
近日,經國務院批準,人民銀行增加1000億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額度,專門用于支持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備能力。新增額度支持領域包括煤炭安全生產和儲備,以及煤電企業電煤保供。此次增加1000億元額度后,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總額度達到3000億元,有助于進一步釋放煤炭先進產能,保障能源安全穩定供應,支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3
我國成功發射“吉林一號”
寬幅01C星、高分03D27~33星
日前,從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獲悉,5月5日10時38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吉林一號”寬幅01C星、“吉林一號”高分03D27~33星(共包含8顆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4
高質量水稻泛基因組構建成功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水稻分子設計技術與應用創新團隊和上海交通大學合作,基于111份代表性水稻資源的二代和三代全基因組測序數據,構建了高質量水稻泛基因組,獲得了9個水稻代表性群體的高質量參考基因組,其中包括5個無缺水稻基因組。相關數據對深度挖掘基因組變異和優良基因,培育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種提供重要依據。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基因組研究(Genome Research)》上。
5
我國已創建三批共計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節能降耗勢在必行
近日,工信部等6部門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包括通信、互聯網、能源、金融等領域44家數據中心入選。至此,我國已先后創建三批共計153家國家綠色數據中心。
6
“祝融號”火星車準備越冬
環繞器持續開展環繞探測
日前,從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了解到,當前,“祝融號”火星車所在區域已進入冬季,與我們地球相似,進入冬季后,北半球區域太陽光照高度角下降、光照時長縮短。根據測量,火星車當地正午最高溫度已降至-20℃,夜間環境溫度低至-100℃以下。此外由于存在沙塵天氣,致使光照強度進一步減弱,影響火星車太陽翼電池陣的發電能力。近期,工程團隊采取轉動太陽翼調整光照角度、減少每天工作項目和時長,實現能源平衡。